作者:许应生 编辑:许 杰 作者题记:许杰宗亲你好!我们是(高阳堂)满山公世系念三郎公后裔家族,老家韶关乳源大桥青溪洞,现外迁韶关大塘,我们老家的祖堂今年12月5日重修建完好。我想发我们的始祖流源史记给你发到许氏宗亲交流网上去。题目中的“细郎”是广东客家话,是指女婿的意思。 据说在清朝年间,我们始祖细清公出生在广东韶关乳源大桥镇塘亚山村(许姓人家),当他到适婚年龄的时候,父辈为他娶了一个位于山区乳源大坪青溪洞坪里的理姓姑娘做老婆。结婚以后,由于女方嫁到塘亚山村,姑娘不适应塘亚山村当时的地理,条件环境,没住多久就又回到了青溪洞坪里娘家生活。 在清朝年间,对于一个贫困的家庭而言,娶一个老婆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!眼看老婆回娘家去了。或者说我们始祖细清公对她是有感情的,不正是一夜夫妻百日恩吗!后来始祖细清公不顾长辈和父母的反对,他也跟着女方到青溪洞坪里生活去了。 唉,听起来好像是上门女婿的故事 丈母娘家父母是个慈祥善良的人家,始祖细清公到了娘家后,娘家父母并没有刁难他,并还给了一间毛屋,还分给他们三亩田地。 一两年后,始祖细清公生下兆庄、兆典两个儿子。再若干年后,兆庄、兆典成家立业,婚后生下三个儿子。当我们始祖细清公后裔发展到第四代的时候,许姓人口还只有九户人家,该左右村的马姓、黄姓都笑他“三三当当九”,意思是笑我们始祖只有九户人家,而别的村当时有十多户,二十几户人家了。 若干年以后,也就是我们的太公这一代,生下有十多个男丁,那个时候可以说得上是人丁兴旺了。而当时的理姓氏人家生活并不怎么景气,生活贫苦,有的远走他乡,有的散的散,亡的亡了。当时我们的太公为了儿孙有个安身住所,想方设法大量购置理姓氏的房屋、地基、良田、山林等。 几十年后,到了我们爷爷生下的这一代,基本每户人家都有三四个男丁,那时始祖细清公后裔子孙真的开枝散叶,人丁兴旺了。祖太公们为了记念始祖细清公的丰功伟绩,在六十多年前就用泥砖、木头简单地修建了青溪洞坪里许氏宗祠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,青溪洞坪里许氏宗祠建设好后,理姓氏人只有一两户人家了,基本上都走了,不存在了。 青溪洞坪里许氏宗祠建好以后,当时我们的祖太公们听到当地的民谣是:“理家佬,招待细郎,霸占屋场。”而这句民谣在当地一代又一代地传了下来。 而再后来,理家村也就变成了许家村。 几百年来,“理家佬,招待细郎,霸占屋场”这句话还流传至今。 而在我爸爸这一代,比较年老的长辈比较相信封建迷信,他们定的许氏家训,家规有一条是:本村以后任何一户人家不得招上门女婿。他们怕风水轮流转,怕其它姓氏霸占了自己的家业,村场。 但由于时代的变迁,现在年轻人也没那么迷信了。细清公后裔子孙也很多人都外迁它乡了,老家,老屋现在只有几户许姓人家在青溪洞坪里许家村常住着。 这就是我们始祖细清公开基立业的流源史记。 写于2019.12.26日 |
作者:许杰 编辑:许杰不好意思,卖了一下关子,虽然没有偏题,
作者:许孔固编辑:许杰编者许杰按: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羊冲许氏
作者:许 杰 编辑:许 杰笔者许杰根据湖北许氏宗亲会许德军转发
紧急寻人启事许佳良,男,12岁,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培英中学初一
今天在长沙工作的陈总找到笔者,他想寻找原岳阳市的一位同学,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