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许 杰 编辑:许 杰 在上一期《女性婚姻“妾 侧室 元配 醮 适 字”这些称谓懂么•学习族谱知识(24)》中笔者许杰讲了“妾、侧室、庶妻、元配、继配、原配、醮、娶、适、字、未字、待字”这些字词的意思和基本用法。这期我就讲讲“聘 出赘、入赘、招赘 出继、继子、出嗣、入嗣、嗣子、承祧、兼祧”这些字词的意思。 一、聘: 聘指男子定亲,双方夫妻关系已经确立,但未完婚。旧社会对定亲非常重视,一旦定亲,女方即为夫家人。 二、出赘、招赘、入赘 1、赘:就是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男到女家成婚并改为女方姓的男子称为“赘婿”。对男家来说,出去当赘婿称为“出赘”。对女家来说,招女婿称为“招赘”。男子到女家当赘婿称为“入赘” 2、出赘:指男子被招女婿出去,并改为女方姓氏,所生子女也随母姓,族谱上写“出赘某地某姓”。 3、招赘:就是男子到女家就婚,成为女家的一员。女子招女婿(丈夫)进门并改为女姓姓氏,所生子女也随母姓。认定是否招赘不是以女方住在娘家为准,而应以所生子女姓母姓为准。 4、入赘:俗话上讲的“上门女婿”,是指男子到女方家落户,一般是指招外姓男子作女婿。 三、继子、出继 1、继子:即过继之子,通俗的说法就是给某人做儿子。但是按照血缘关系有二种完全不同的说法。但笔者许杰倾向第一种说法。 ①继子:是同族中没有出五服的近亲关系,经双方家长协商后,抱养到自己名下,传承香火。 ②继子:指外姓男子被本姓领养,并由外姓改为本姓。 2、出继:出继又叫出祀、过继,指过继给别人作儿子。与上面“继子”说法一样,过继也存在二种说法,笔者许杰同样倾向第一种看法。 ①出继:指男子过继给五服之内没有儿子的父辈做儿子。 ②出继:指本姓男子过继给外姓做继子,并改为外姓。尽管出继了,族谱中对出继的男子仍需要挂线,并注明出生年月,出继何地何姓,方便后人明了本源。 四、出嗣、入嗣、嗣子 1、嗣:有接续、继承、子孙等意思,在这里讲的是继承。在封建宗法制度下,承嗣都有严格规定,一是必须得到家族同意,二是在辈份上必须一致,三是亲疏上应该由近及远,但一般在亲兄弟之间或五服之内的兄弟之间。 2、出嗣:过继为他人后代(子或孙)。一般是指在亲兄弟之间由多子方承嗣无子方。但我们岳阳许氏家族的出嗣一般在五服之内的兄弟之间就可以。 3、入嗣:又称嗣子(后面有专门记述),一般是指亲兄弟之间由多子方来承嗣,俗称顶嗣。嗣子入嗣后继承入嗣方的财产。在世系表中出嗣方对入嗣者略记,在入嗣方详记。 但我们岳阳许氏家族的入嗣一般在五服之内的兄弟之间就可以。 4、嗣子:主要是指男子过继给一生没有结婚而导致膝下无子,或者结婚成家只生育女儿而没有儿子的亲伯或亲叔作儿子。这个过继的儿子不再为亲生父母所有,并拥有继承自己所有的财产。 也有将孙辈过继给亲兄弟作为孙子的,这样过继的孙子叫嗣孙。 但我们岳阳许氏家族的嗣子、嗣孙一般在五服之内的兄弟之间就可以。 五、承祧、兼祧 1、祧:本义是指古代称远祖的庙,也指承继先代,通俗地讲可以理解为“挑”。 2、承祧:在封建宗法制度下,指男子到另一家作儿子,即将某甲之子给某乙一人当儿子,不再给甲当儿子,这种完全带子的关系叫承祧。 3、兼祧:在封建宗法制度下,一个男子同时继承两家宗祧的习俗。兼祧人不脱离原来家庭的裔系,兼做所继承家庭的嗣子。兼祧一般是指以独子兼承叔(或伯)两房宗祀的特殊继承方式,俗称“一子两祧”或“两房共一子”。从清乾隆皇帝起规定兼祧子可在两房各配一妻,二妻间非妻妾关系,而是妯娌关系。 |
作者:许杰 编辑:许杰不好意思,卖了一下关子,虽然没有偏题,
作者:许孔固编辑:许杰编者许杰按: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羊冲许氏
作者:许 杰 编辑:许 杰笔者许杰根据湖北许氏宗亲会许德军转发
紧急寻人启事许佳良,男,12岁,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培英中学初一
今天在长沙工作的陈总找到笔者,他想寻找原岳阳市的一位同学,叫